導讀:“憑什麼公務員購買高檔小區住房,價錢卻比經適房還低?”近日,河南濮陽有群眾反映,當地大力建設高檔“公務員小區”,而價格只有市場價的一半。記者調查發現,涉事樓SD記憶卡盤確為當地面向市直單位公務員定向開發的商品住房,而當地機關事務管理局則表示,小區建設屬商業行為,各種手續齊全,願意接受社會各界監督。
  在高房價帶來的社會壓力下,“手續齊全”的低價公務員小區格外扎眼。為何只有公務員能享受低價房?以逐利為目的的開發永慶房屋商為何願意“賠本賺吆喝”?專家表示,需要警惕公務員低價房背後的權力變相“變現”。
  爭議
  高檔公務員小竹北售屋區賣出白菜價
  市民口中的“公務員小區”名叫綠城小區,位於濮陽市開州北路與綠城路交叉口附近。記者在現場看住商情趣用品到,小區內大部分樓棟已經建好,部分樓棟正在進行外牆裝修。樓間道路寬闊平整,兩邊的綠化正在進行。大門口已有物業入駐,不時可見安保人員在院內巡邏。
  小區內一保安告訴記者,這裡已有業主開始裝修。小區位置最好的“樓王”是毗鄰中心廣場的19、20號樓小高層,面積都在200平方米左右永慶房屋。“這個小區比較高檔,樓間距都在50米以上,全市都找不出這樣的樓盤。”
  據瞭解,2009年綠城小區開工建設,占地面積近300畝。建設之初,這個小區就被冠上“公務員小區”的標簽——只面向市直機關出售,需要公務員才能購買。在大門口的規劃效果圖上記者看到,小區內設計有會所、幼兒園、餐廳等設施,其中19、20號大戶型小高層被市民稱為“市長樓”、“縣長樓”,“到了一定級別才能購買”。
  據群眾反映,這座在當地數一數二的高檔小區,2010年開盤卻賣出了“白菜價”:在周邊地產每平方米均價已攀上4000元時,小區開盤價只有2000出頭。“他們都是公務員內部分的(房子)指標,價格當然便宜。”當地一家房屋中介負責人介紹。
  “為什麼這樣的房子只有機關單位的人能買?公務員買房為什麼比老百姓買房便宜?”在飛漲的房價面前,高檔而廉價的公務員小區引來了質疑。
  回應
  低房價源於低利潤
  記者帶著疑問來到濮陽市機關事務管理局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該小區樓盤由濮陽市安居房地產公司開發,政府並不插手具體事務。
  在安居房地產公司記者瞭解到,該公司有兩個法人股東,一個是負責建設的濮陽三冠實業公司,另一個就是濮陽市機關事務管理局,股權各占一半。常駐公司的機關事務管理局代表、“綠城小區建設工程推進協調小組”副組長管永軍表示,成立公司的目的就是為濮陽市市直機關定向開發商品住房,“因為機關事務管理局沒有建房的資質。”
  據介紹,當地從2007年開始籌建公務員小區,“完全是市場化運作,政府沒有插手。從規划到拿地、建設,都按照規程來辦。”管永軍表示,其間政府只是有人員介入監督。
  但在機關事務管理局與安居公司簽訂的《委托開發協議》中顯示,事務管理局“負責公務員小區項目的立項、報批”,並包括“協調有關政府部門減免相關費用等事宜”。
  2009年,綠城小區項目正式啟動。安居公司提供的規劃證、土地證、建設證及相關資料顯示,工程占地288畝,安居公司通過招拍掛途徑以每畝30萬元的價格到手。計劃建設住宅樓31棟,共有4200餘套住房。2010年,房屋開始面向市直單位及垂直單位公務員銷售,售價為每平方米2150元。“主要面向公安、政府、市委等部門,還有金融、稅務系統等垂直單位。”
  這個價格甚至低於當時濮陽經適房2700元每平方米的標準,當記者問及為何如此便宜時,管永軍介紹,他們與三冠公司之間有協定,利潤不能超過3%。“我們是定向開發住房,就是不要利潤。小區的定位就是設施最好、環境最好、售價最低,為市直機關公務員服務。”
  公務人員能享受低價購房的機會,這讓普通老百姓覺得不公平。對此管永軍稱,機關事務管理局的職責所在,就是為公務員服務。“如果以後有政策,我們也願意為全市老百姓服務,建設廉價住房。”
  專家
  警惕公權力變相變現
  採訪中,安居公司反覆強調,綠城小區拿地是通過正規的“招拍掛”途徑,每畝30萬元的價格與周邊地塊相比也不算非常低。“土地出讓金都交了,不存在政府幫助開發商拿地的行為。”管永軍表示,小區房產價格低,主要跟卡死了利潤率有關。
  記者瞭解到,在這不超過3%的利潤當中,三冠公司還要跟機關事務管理局按股權分成。在房價居高不下的今天,開發商放棄高利潤又能有什麼回報?管永軍認為,對三冠公司來說,最大的收益就是品牌效應。“給政府機關單位定向開發樓盤,對他的社會美譽度是有提升的。它也是看重這一點才會跟我們合作。”記者電話聯繫了三冠公司負責人,而對方表示在外地出差,不便接受採訪。
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史璞認為,開發商在商業活動中放棄逐利不符合一般常識,但當合作方是政府時就很好理解了。在為機關等要害部門建房的過程中,開發商打通了權力關節,增進了政府人脈,所謂的“社會美譽度”就是如此。
  史璞表示,公務員能享受到高檔而廉價的住房,歸根結底還是權力在背後起了支撐作用。在此次建房過程中,雙方既要規避政策、法律風險,又要限定利潤率讓利公務員群體,開發商很難從單個項目中獲利。但從長遠來看,“失之桑榆收之東隅”,開發商總會將手中的“權力期貨”變現,而到時“拿人手短”的政府部門怎會不開綠燈?
  史璞說,要警惕權力變相變現,“名義上是通過合法的途徑為公務員辦了一項福利,實際上是利用政府權力給公務員轉讓了利益。只有建立起有效的制約機制,才能從根本上摒除特權現象的發生。”
  文/新華社記者 尚昆侖 魏莘 陸歡  (原標題:公務員五折買高檔住房遭質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y39hyaw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